西江月(和王道一韵促画屏)

蹙蹙红中烟润,梢梢翠尾风斜。闲轩幽树少啼鸦。此处最宜君画。
望眼不知天阔,归心常恨山遮。见君江浦到芦花。意在琵琶亭下。轩外有石榴芭蕉。壁间有所画江浦芦雁。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暗含了作者对友人的期待和内心的羁旅愁思。

上片写景,像用画笔勾勒出一幅小院闲居图:石榴花在烟雾中微微颤动("蹙蹙"形容花影晃动),翠绿的芭蕉叶被风吹得斜斜摇摆。安静的院子里树木幽深,连乌鸦都不来打扰——这样清雅的场景,正适合友人(王道一)来作画。这里用"红中烟润""翠尾风斜"的灵动笔触,把静态景物写得活灵活现。

下片转入抒情。前两句是经典:放眼望去总被群山挡住视线,归乡之心常被山水阻隔,道出了游子望不见故乡的惆怅。后两句笔锋一转:想象友人从江边芦花荡来到琵琶亭下(暗示送别或思念的场景),在看似随意的景物描写中,藏着对友人到来的期盼。

全词妙在"画中有话"。表面是邀请朋友来画石榴芭蕉,实际通过"望眼""归心"的感慨,流露了自己客居他乡的孤独。最后虚拟友人穿越芦花而来的画面,既点明"促画"主题,又把思念之情落在"琵琶亭"这个充满离愁别绪的典故上,余韵悠长。

轩外的石榴芭蕉与壁上的芦雁画形成虚实对照,眼前景与心中情相互交融,让这首小词既有明快的画面感,又饱含深沉的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