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老朋友久别重逢的温暖故事,用四季轮回和山水旅途来比喻人生的聚散离合。
前四句像倒叙的电影镜头:春天前老友在武陵桃花溪划船分别,之后一人远赴万里外的歌凤台(象征追求理想),另一人困在猿声哀鸣的峡谷三年(象征现实困境)。"啼猿峡"的猿啼声常用来表达孤独,暗示分别后的思念。
后四句转到重逢场景:当吴王宫边的春天再次来临(时间循环的妙笔),两人意外在酒垆边重逢。最动人的是最后两句——把当年分离时的思念,就着眼前酒垆的热闹气氛当面倾诉,仿佛时光从未流逝。"垆头"指酒肆,市井气息让重逢更显真实亲切。
全诗用"春别春逢"的对称结构,桃花溪与酒垆的意象对比,把人生中"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感慨,化作一坛醇厚的重逢酒。最平凡的酒馆里,藏着最深的江湖情谊。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