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长官赵两山约观将军木石镜玲珑水净土寺 其一

逐鹿区区百战酣,道边谁掩大夫惭。锦山锦野幽寻地,独对将军忆召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净土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历史典故与眼前景物的交织,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前两句"逐鹿区区百战酣,道边谁掩大夫惭"用"逐鹿"比喻群雄争霸的战争场面,"区区"二字透露出对这种无休止争斗的轻视。诗人看到路边或许有象征荣誉的碑石(大夫指官员),但战功背后隐藏着多少惭愧呢?这里暗含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

后两句笔锋一转,展现宁静的山水画面:锦绣般的山野间,诗人独自面对"将军"(可能指寺庙中的将军塑像或古树),想起《诗经·召南》中歌颂周朝德政的诗篇。通过"锦山锦野"的明媚与"独对将军"的肃穆形成对比,最终落在"召南"代表的仁政理想上,暗示真正的英雄不在于战场厮杀,而在于推行仁政、造福百姓。

全诗巧妙地将战乱历史与和平景象并置,用短短四句完成从金戈铁马到田园牧歌的转折,最后以儒家理想收束,传递出反战思治的核心思想。语言简练但意蕴深厚,普通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山水之美,同时体会到诗人对和平的向往。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