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雨中游宝积寺
巨壑沈空濛,雨势来不止。
欲顿肩舆游,登临兴方始。
稍晴策疲夫,烟云辨杪树。
苍翠忽远丛,蓊然附石齿。
泥泞涩迂途,精神已先至。
人影在松关,恍与白石侣。
虹气蒸高霞,倏尔群山紫。
不畏攀陟艰,翻惊心眼异。
入门见新筑,高下称人意。
密竹覆古幢,断碑倚灵字。
盘笋呈山情,茶香发泉味。
坐馀霁色来,嶂峦遂位置。
会上飞云巅,一笑凌天地。
欲顿肩舆游,登临兴方始。
稍晴策疲夫,烟云辨杪树。
苍翠忽远丛,蓊然附石齿。
泥泞涩迂途,精神已先至。
人影在松关,恍与白石侣。
虹气蒸高霞,倏尔群山紫。
不畏攀陟艰,翻惊心眼异。
入门见新筑,高下称人意。
密竹覆古幢,断碑倚灵字。
盘笋呈山情,茶香发泉味。
坐馀霁色来,嶂峦遂位置。
会上飞云巅,一笑凌天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雨中登山的奇妙经历,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细腻的情感变化。
开篇用"巨壑沈空濛"描绘大雨中的山谷,云雾弥漫的朦胧美。诗人虽然遇到大雨,但游兴不减,这种反差很有意思——我们常因雨天取消计划,他却坚持冒雨前行。
随着雨势渐小,景色逐渐清晰:"烟云辨杪树"写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树梢,"苍翠忽远丛"表现突然映入眼帘的成片绿色。这些描写就像电影镜头,由模糊到清晰,由近及远,很有层次感。
赶路的过程也很真实:泥泞的山路让人疲惫,但精神却很兴奋。这种身体劳累但心情愉悦的对比,很多登山爱好者都会有共鸣。特别是"人影在松关,恍与白石侣"这句,把雨中朦胧的人影比作白石的伴侣,既写实又富有想象力。
雨后景色更是美不胜收:彩虹映照云霞,群山染上紫色,这种转瞬即逝的自然奇观被诗人敏锐捕捉。他说"不畏攀陟艰,翻惊心眼异",意思是虽然爬山辛苦,但眼前美景让心灵震撼,这种体验比舒适地待在家里珍贵得多。
来到寺庙后,诗人用一系列细节描写环境:新建的房屋、古老的经幢、断裂的石碑、新生的竹笋、清香的茶水。这些意象既有历史感又有生活气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最后"一笑凌天地"的结尾特别洒脱,把整场雨中登山的辛苦都化作了超越平凡的快乐。这种在困境中寻找美、在艰辛中获得升华的人生态度,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全诗就像一部迷你纪录片,记录了一次不完美的旅行如何变成难忘的体验。它告诉我们:生活的美好往往藏在计划之外的意外中,关键是要保持发现美的眼睛和享受过程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