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田家无所求
田家无所求,所求在衣食;
丈夫事耕稼,妇女攻纺绩,
侵晨荷锄出,暮夜不遑息。
饱暖匪天降,赖尔筋与力。
租税所从来,官府宜爱惜。
如何恣刻剥,渗漉尽涓滴。
怪当休明时,狼藉多盗贼。
岂无仁义矛,可以弥锋镝。
安得廉循吏,与国共欣戚,
清心罢苞苴,养民瘳国脉。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对社会不公的控诉,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渴望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的开头直截了当地点出了农民的基本需求——衣食。男人负责耕种,女人负责纺织,他们从早到晚辛勤劳作,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诗人强调,温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农民的汗水和努力换来的。
接下来,诗人对官府的剥削行为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农民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不仅要交租税,还要被层层盘剥,最后剩下的微乎其微。诗人质问: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社会还会出现盗贼横行?他认为,这并非因为农民天生不仁不义,而是因为官府的无情剥削逼得他们走投无路。
诗人呼吁,国家需要清廉的官员,他们应该与百姓同甘共苦,关心国家的命运。只有这样的官员,才能真正做到清正廉洁,停止贪污受贿,从而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的艰苦生活,揭露了官府剥削的残酷现实,表达了对清廉政治的强烈渴望。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也对后世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