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院

寺结千峰上,门通一径幽。
静心无物乱,清耳有泉流。
楼阁先知晓,园林预觉秋。
因君题秀句,却省昔年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深山古寺的清幽景致,以及诗人在此获得的宁静感悟。

前两句写寺庙的地理位置:建在群峰之巅,只有一条幽静小路通向山门。这种与世隔绝的环境,暗示了寺庙的超凡脱俗。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感官体验展现寺庙特色:在这里能静下心来不受外物干扰,耳边只有清泉流淌的声音。高耸的楼阁最先迎来曙光,园中的草木最先感知秋意。这些描写突出了寺庙既能让人心灵安宁,又是最能感受自然变化的地方。

最后两句点明写作缘由:因为朋友题写了优美的诗句,让诗人回忆起多年前的游览经历。这种"因诗忆景"的写法,既赞美了朋友的诗才,又自然引出自己的感慨。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视觉(千峰、楼阁)、听觉(泉流)、触觉(先知秋意)等多角度描写,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修行圣地。最妙的是将自然景观与心灵感悟融为一体,让读者感受到山水不仅能养眼,更能养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