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子规

血滴成花不自归,衔愁犹泣在天涯。
秋声又比春□苦,除却渊明劝得谁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子规鸟(杜鹃)为引子,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对比,描绘了秋天的哀愁与人生的孤独。

前两句"血滴成花不自归,衔愁犹泣在天涯"用杜鹃啼血的典故(传说杜鹃鸟啼叫时会吐血染红花朵),将鸟的哀鸣比作漂泊者的眼泪。这里的"不自归"暗示无家可归的凄凉,"天涯"更强化了孤独感。诗人把鸟和人融为一体,让读者感受到深切的漂泊之苦。

后两句"秋声又比春□苦,除却渊明劝得谁"通过季节对比凸显秋日的萧瑟。春天本应充满希望,但诗人却说秋天的声音比春天更苦,这种反差让人更能体会他内心的悲凉。最后提到陶渊明(东晋隐士诗人),其实是说世上能理解这种孤独的知音太少,唯有超脱世俗的隐士才能懂得。这种"无人理解"的感慨,让整首诗的孤独感达到高潮。

全诗妙在将自然景物(杜鹃、春秋季节)与人生感悟自然结合,用鸟的哀啼写人的愁绪,用季节更替写心境变化。最后落笔在知音难觅的主题上,让普通读者也能从熟悉的自然景象中,体会到诗人对孤独命运的深刻感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