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山房岐丝吟韵
南北本同归何人泣异岐。玄黄本同质,
何人悲素丝。悲泣不自己,
吾故悯翟朱。圣贤急救世,
犹或与心违。二子救世心,
岂原戾阙初。兼爱与为我,
本昧善恶几。贼人视兼爱,
残忍终罔知。失己视为我,
流荡返故迟。安得二子心,
不为世道思。吾将责二子,
一切将焉知。
何人悲素丝。悲泣不自己,
吾故悯翟朱。圣贤急救世,
犹或与心违。二子救世心,
岂原戾阙初。兼爱与为我,
本昧善恶几。贼人视兼爱,
残忍终罔知。失己视为我,
流荡返故迟。安得二子心,
不为世道思。吾将责二子,
一切将焉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探讨了一个深刻的主题:人们虽然本质相同,却因为立场不同而产生分歧和争执。诗人用"南北同归""玄黄同质"的比喻,说明人类本是一体,就像丝线本来都是白的(素丝),却有人为染色后的不同颜色(异岐)而悲伤。
诗中提到的"翟朱"可能指两种对立的思想流派(比如墨家的"兼爱"和杨朱的"为我")。诗人认为这两种思想虽然出发点都是好的(救世心),但都走了极端:过分强调"兼爱"会导致对恶人仁慈,过分强调"为我"又会让人迷失自我。就像两个好心办坏事的人,他们的初衷不坏,但方法错了。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既要理解这些思想者的本心,也要指出他们的偏颇。整首诗像一位智者在对我们说话,提醒我们:在坚持自己观点时,也要看到事物本质的统一性,避免陷入非此即彼的极端。这种辩证的思考方式,在今天处理不同意见时仍然很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