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绮怀诗(1) 步原韵二首 其一

檀板歌场忆昔年,鸾飘凤泊总凄然。从来花月多增感,但作鸳鸯即是仙。

万种牢愁传彩笔,数行别意写云笺。珠联璧合成虚愿,炼石终难补恨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遗憾的感慨。诗人通过几个生动的意象,传递出复杂的情感。

前两句用"檀板歌场"(歌舞场所)勾起对往昔欢乐的回忆,但"鸾飘凤泊"(比喻离散)暗示这些美好都已消散,只留下凄凉。三四句说花前月下本容易触动愁绪,但只要能像鸳鸯那样成双成对,就是神仙般的日子——这里既有对爱情的向往,也暗含现在孤独的惆怅。

五六句写自己用彩笔写下万千愁绪,在信笺上倾诉离别之情,说明诗人正在用文字排解苦闷。最后两句最深刻:像珍珠美玉般完美的结合只是空想,就像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终究难以填补心中的遗憾天空。这里用神话典故,把个人情感上升到对命运无奈的感叹。

全诗妙在把具体的生活场景(歌舞场、写信)与抽象的情感(遗憾、愁绪)结合,既让人看到画面,又感受到心情。特别是最后用"补恨天"的比喻,把那种无法弥补的遗憾写得既宏大又真切,让普通人也能体会到那种"明知不可为而心向往之"的复杂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