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闱中秋呈诸同事

锁院深沈秋气中,德星今夜聚群公。
清怜月色能留鉴,香泄花枝欲待风。
静觉涛生枚发就,回惊年少猎心雄。
亦知龙颔先探取,不遣骊珠落海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一群同僚在浙江考场("浙闱")中相聚的场景,充满了文人雅趣和壮志豪情。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心理活动,展现了三个层次的美:

1. 环境之美:开篇用"锁院深沈秋气中"营造出幽静的考场秋夜氛围,"清怜月色"和"香泄花枝"两句用月光和花香勾勒出中秋特有的清雅意境,月光像镜子般清澈,花香随风飘散,等待秋风吹拂。

2. 心境之妙:"静觉涛生"和"回惊年少"形成巧妙对比。表面上大家安静考试("枚发"指古代考场禁语时用的木片),实则内心如海涛澎湃;回忆起年少时打猎般的雄心壮志,更添豪情。这种外静内动的描写特别生动。

3. 志向之高:结尾用"龙颔探珠"的典故(传说龙下巴有宝珠),比喻在科举考试中力争上游,不让人才(骊珠)埋没。既暗喻同僚们才华横溢,也表达了对功名的积极追求。

全诗最精彩的是把静态的考场写出了动态的生命力——月色花香是流动的,思绪是奔腾的,连追求功名的心都是鲜活跃动的。诗人用中秋明月映照同僚情谊,用花香暗喻才情,将科举考试比作探龙珠的冒险,既风雅又充满进取精神,展现了古代文人特有的精神风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