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风二首 其一
春厌西北风,为驱云阻雨。
秋喜西北风,为驱云雨阻。
雨之德为泽,有宜不宜时。
习习者彼风,岂能分别知。
今朝来西北,宜旸即因喜。
三春见生愁,蓬然者亦此。
风本无美恶,人实有爱憎。
宜时斯为佳,箕畴曰休徵。
秋喜西北风,为驱云雨阻。
雨之德为泽,有宜不宜时。
习习者彼风,岂能分别知。
今朝来西北,宜旸即因喜。
三春见生愁,蓬然者亦此。
风本无美恶,人实有爱憎。
宜时斯为佳,箕畴曰休徵。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西北风在不同季节的表现,巧妙比喻了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生活哲理。
春天讨厌西北风,因为它赶走了滋润万物的云雨;秋天却欢迎西北风,因为它能驱散多余的雨水。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告诉我们:风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它出现的时间是否合适。就像同一个人做同一件事,在不同场合可能得到完全相反的评价。
诗中"风本无美恶,人实有爱憎"是核心观点,直接点明:事物的价值往往取决于人的需求,而非事物本身。就像现代人对待阳光,久雨时渴望,干旱时又嫌太晒。最后引用"箕畴曰休徵"(古人认为好征兆的说法),强调合时宜才是真正的吉祥。
全诗用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通俗易懂地阐述了辩证思维:要学会客观看待事物,理解评价标准会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避免简单用"好"或"坏"来评判复杂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