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欧公韵寄夫子
忆昨送君时,风光正春日。
别离那可论,此心良忽忽。
虽有千万言,心悲不能出。
深恐扰君思,回肠忍泪没。
自君远行役,承欢双亲膝。
黾勉敢惮劳,夙夜怀懔慄。
初来未尽谙,儿女相辅弼。
惭惶提斯心,安得往时逸。
风月非无趣,每每看令失。
时或有佳致,十不能得一。
感念高堂慈,遇事必宽恤。
有时怜其长,命之和新律。
亦欲博亲欢,苦思真咄咄。
流光何迅速,夏去秋风疾。
相思惟自知,乌能向人述。
忽得桐城书,青山已卜吉。
览之涕交流,岂敢望归必。
老人竟颔首,许其返蓬荜。
又得津门书,周旋语意密。
极论劬劳恩,去日若鞭抶。
汝心苟不从,遗恨当斧锧。
故尔辞两亲,脱身不用乞。
在道感君怀,反复视君笔。
忧思安能已,徒有泪横溢。
君诚不自聊,尚恐君心郁。
何以报深情,珍重为君匹。
倦极入幽梦,相见在仿佛。
忽为晨钟醒,劳生待谁嫉。
茫茫大块中,尔我定何物。
好留泡影嬉,祇待白头毕。
从兄复登舟,亦任风涛䫻。
万里若乘槎,苍茫近太乙。
云际山迢迢,枫林秋瑟瑟。
寒沙群雁嗷,荒渚幽虫唧。
皓月一周天,片帆抵官室。
悲喜涕重闱,亲情绕诸侄。
旧日闺阁中,妆台尽散佚。
芙蓉尚含苞,丹橘犹结实。
依依我亲傍,留连复惕怵。
聊慰罔极思,寸心中自劾。
且复爱年华,新妆待君栉。
翱翔好致身,憔悴嗟吾质。
不然陶翟耳,吾岂慕高秩。
堂上七十年,人情三百绂。
别离那可论,此心良忽忽。
虽有千万言,心悲不能出。
深恐扰君思,回肠忍泪没。
自君远行役,承欢双亲膝。
黾勉敢惮劳,夙夜怀懔慄。
初来未尽谙,儿女相辅弼。
惭惶提斯心,安得往时逸。
风月非无趣,每每看令失。
时或有佳致,十不能得一。
感念高堂慈,遇事必宽恤。
有时怜其长,命之和新律。
亦欲博亲欢,苦思真咄咄。
流光何迅速,夏去秋风疾。
相思惟自知,乌能向人述。
忽得桐城书,青山已卜吉。
览之涕交流,岂敢望归必。
老人竟颔首,许其返蓬荜。
又得津门书,周旋语意密。
极论劬劳恩,去日若鞭抶。
汝心苟不从,遗恨当斧锧。
故尔辞两亲,脱身不用乞。
在道感君怀,反复视君笔。
忧思安能已,徒有泪横溢。
君诚不自聊,尚恐君心郁。
何以报深情,珍重为君匹。
倦极入幽梦,相见在仿佛。
忽为晨钟醒,劳生待谁嫉。
茫茫大块中,尔我定何物。
好留泡影嬉,祇待白头毕。
从兄复登舟,亦任风涛䫻。
万里若乘槎,苍茫近太乙。
云际山迢迢,枫林秋瑟瑟。
寒沙群雁嗷,荒渚幽虫唧。
皓月一周天,片帆抵官室。
悲喜涕重闱,亲情绕诸侄。
旧日闺阁中,妆台尽散佚。
芙蓉尚含苞,丹橘犹结实。
依依我亲傍,留连复惕怵。
聊慰罔极思,寸心中自劾。
且复爱年华,新妆待君栉。
翱翔好致身,憔悴嗟吾质。
不然陶翟耳,吾岂慕高秩。
堂上七十年,人情三百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妻子写给远行丈夫的深情家书,用四季变迁串联起思念、责任与期盼,展现了传统女性在家庭中的坚韧与柔情。
春日别离的隐忍(开头部分)
开篇回忆春日送别场景,"虽有千万言,心悲不能出"像极了现代人送别时强忍泪水的模样。妻子刻意收敛情绪,既怕增加丈夫负担,又担心影响公婆心情,这种"双重隐忍"让人心疼。
夏秋持家的担当(中间部分)
诗人用"提斯心"(提着心)形容自己初掌家务的忐忑,像新手妈妈般边学边做。公婆的宽容("命之和新律"让她参与高雅活动)和丈夫来信的督促("去日若鞭抶"形容言辞急切),构成温柔与压力的双重动力。最动人的是"倦极入幽梦"四句,写她梦中相见却被晨钟惊醒,这种疲惫中的思念极具画面感。
冬日归乡的悲欣(后半部分)
当收到丈夫即将归来的书信时,"览之涕交流"的爆发与之前克制形成反差。归家途中"万里若乘槎"的比喻,把航船比作神话中的木筏,暗示这段婚姻如同穿越风浪的冒险。最后见到"芙蓉含苞""丹橘结实"的家园景象,用植物生命力暗示对婚姻未来的期待。
全诗最特别的是将家庭责任与个人情感完美融合:公婆的慈爱、丈夫的书信、家务的操持,都成为爱情的表达方式。结尾"翱翔好致身,憔悴嗟吾质"道出传统女性的典型心态——鼓励丈夫追求事业,甘愿自己默默付出。这种带着时代印记的情感,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