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夜雁群栖息的画面,并借古讽今,道出了兄弟反目的悲凉。
前两句写景:寒冷的夜晚,雁群在沙洲上熟睡,只有一只守夜的"雁奴"警觉地昂着头。这里用"雁奴"(传说中雁群负责守夜的雁)的警惕,反衬出其他大雁的安然熟睡,形成紧张与安宁的对比。
后两句借古抒怀:借用明朝燕王朱棣夺侄子皇位的历史典故("燕王事"指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建文帝皇位),痛心疾首地感叹人间兄弟反目的悲剧。大雁本以忠贞守信的习性著称,诗人却用"恨杀"二字,强烈批判人类连禽兽都不如的亲情背叛。
全诗精妙之处在于:通过雁群守望相助的自然景象,反衬人类兄弟相残的丑恶。守夜的雁奴越忠诚,就越显出"兄弟情"破灭的可悲。短短四句,既有生动的画面感,又包含深刻的社会批判,让人在寒冷的夜景中感受到更刺骨的人情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