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中丞四首 其四

三辅旌旗控月寒,九河台殿压风湍。
元戎旧建征东节,上将新登镇北坛。
列校任驱鹅鹳阵,高流容脱鵔鸃冠。
悬知王粲思乡切,一赋从军为路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汪中丞)镇守边疆的英武形象,同时暗含对家乡的思念。

前四句写将军的威仪:他统领三辅(京城周边)的军队,旌旗在寒月下飘扬;九河(泛指北方河流)边的台殿巍峨,仿佛能镇住狂风急流。他曾带兵东征,如今又登上镇守北方的将坛,展现出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风范。

五六句写军队的雄壮:士兵们列阵如“鹅鹳”(古代军阵名),纪律严明;而将军本人却超然洒脱,连象征官位的“鵔鸃冠”(一种华贵的帽子)都可随意脱下,显得不拘小节。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借才子王粲(东汉文人,曾作《登楼赋》表达思乡之情)的典故,暗示将军虽功业显赫,但内心也有对故乡的眷恋。诗人感慨:即使写下豪迈的《从军赋》,也难掩离家万里、征途艰辛的惆怅。

全诗刚柔并济,既赞颂将军的威严与功绩,又透露出军人背后的柔情,让英雄形象更加真实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