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四夜宿汤岗子对翠阁浴温泉(丙寅)

寻幽如寻医,避事胜避寇。
意中对翠阁,举念辄相就。
林灯导前路,夜色灿疑昼。
登楼复何事,去履脱衫袖。
此间我三至,每到颜愈皱。
临水不敢窥,入浴如恐后。
吾痴非昔狂,体亦失前瘦。
惟馀一片心,无净亦无垢。
暄波尔何为,觱沸出寒甃。
犹存净秽观,力与埃壒斗。
纵教除疥癣,亦或愈瘿瘤。
已失山泉清,转于尘物厚。
何当便冷却,一泓阅来宙。
渟容童子瓦,驶亦泰山溜。
吾言合名理,世俗从嘲诟。
龂龂较冷暖,彼哉一醉富。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温泉旅馆洗澡时的所思所感,用非常生活化的场景表达深刻的人生感悟。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写去温泉的经过("寻幽如寻医"到"入浴如恐后"):
- 把找幽静地方比作看病求医,把躲避烦心事说得比躲强盗还重要,用夸张比喻表现现代人的精神压力。
- 描写温泉旅馆的夜景很生动,"林灯导前路"像指路明灯,"夜色灿疑昼"说灯光把夜晚照得像白天。

2. 中间洗澡时的身体感受("吾痴非昔狂"到"转于尘物厚"):
- 看到自己变老的身体("颜愈皱"),不敢照镜子("临水不敢窥"),但心态比年轻时平和了("吾痴非昔狂")。
- 用洗澡水比喻人生:温泉水虽然能治病("除疥癣""愈瘿瘤"),但已经不如山泉清澈,变得浑浊("已失山泉清"),暗指社会变得功利。

3. 最后的哲理思考("何当便冷却"到结尾):
- 希望温泉水能冷却下来,像镜子一样照见古今("一泓阅来宙"),表达对纯净本真的向往。
- 最后自嘲:世人都在计较物质享受("龂龂较冷暖"),而自己这些人生思考反而显得不合时宜。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把日常洗澡写成哲学课,从搓澡想到社会变迁
2. 用身体变化暗喻时代变化,皱纹不仅是衰老,更是岁月痕迹
3. 语言既通俗("脱衫袖""除疥癣")又深刻,像朋友聊天说心事

最打动人的是作者矛盾心态:既享受温泉的舒适,又怀念山泉的纯净;既接受衰老的现实,又保持年轻时的赤子之心。这种真实感让现代读者也能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