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在玉井亭观赏白莲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白莲的清新脱俗之美。
第一句"白莲出水是青莲",用"青莲"形容刚出水的白莲,暗示莲花初绽时还带着青涩的生机。这里用颜色对比,突出白莲从水中崭露头角时的鲜活姿态。
第二句"昨日微舒带酒颜"用拟人手法,说莲花昨天才微微绽放,像带着醉意的脸庞。这个比喻既写出莲花的娇羞之态,又暗含诗人赏莲时的愉悦心情。
第三句"蹈月来看开尽了"写诗人踏着月色再来观赏时,发现莲花已经盛开。一个"蹈"字生动表现了诗人月下漫步的闲适,也暗示了赏莲的雅兴。
最后一句"露华新洗玉杯寒"是最妙的比喻:将沾满露珠的莲花比作刚洗过的玉杯,既写出莲花的晶莹剔透,又通过"寒"字传递出月下白莲的清凉之感。这个意象清新脱俗,让人仿佛能看到月光下带着露珠摇曳的白莲。
全诗短短四句,从白莲初绽写到盛放,通过"青莲-酒颜-玉杯"的层层比喻,配合"微舒-开尽"的生长过程,在月色露珠的衬托下,把白莲的纯洁高雅刻画得淋漓尽致。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已融入每个精巧的比喻之中。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