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偶成

望望西陵近,松阴石径分。
倚阑𣂏涧水,下马读碑文。
寝树舍秋吹,桥山出暮云。
野人怀帝力,歌颂道中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偶遇西陵时的所见所感,充满对历史的追忆和对自然的赞美。

开头"望望西陵近"直接点明地点,用重复的"望望"表达急切靠近的心情。走在松树遮阴的石板小路上,画面清幽宁静。

三四句动作感很强:靠着栏杆捧起山涧水喝,下马细读古碑文字。这两个细节既真实又富有诗意,让人仿佛看到一位风尘仆仆的旅人驻足休憩的场景。

五六句转向景物描写:秋风吹过陵墓的树木,暮色中桥山云雾缭绕。"寝树"暗指帝王陵寝的树木,用"舍"字把秋风拟人化,显得格外萧瑟。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普通百姓仍感念先帝恩德,路上都能听到歌颂之声。这里的"野人"不是贬义,而是指乡野百姓,体现民间对明君的怀念。

全诗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通过旅途片段串联起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在寻常景物中寄托对往昔的追思。最妙的是结尾的"歌颂声",让整首诗的怀古之情落地为真实的民间回声。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