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后同邹天锡登滕王阁
闲中过却重阳节,江城风雨吹黄叶。
与君来游亦偶然,聚立西偏读丰碣。
凭栏眼界得天多,雨脚明边飞鸟灭。
西山向人亦倾倒,犯云争来献层叠。
未归负负无可言,相视心知惭在颊。
会当却立云生处,纵望晴江生雉堞。
尚喜清游不属人,故作此诗相暖热。
与君来游亦偶然,聚立西偏读丰碣。
凭栏眼界得天多,雨脚明边飞鸟灭。
西山向人亦倾倒,犯云争来献层叠。
未归负负无可言,相视心知惭在颊。
会当却立云生处,纵望晴江生雉堞。
尚喜清游不属人,故作此诗相暖热。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后和朋友一起登滕王阁的所见所感,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趣味。
开头说重阳节在闲适中过去了,江城里风雨吹落黄叶,营造出深秋的萧瑟氛围。诗人与朋友偶然来游,在西边一起读石碑上的文字,显得随性自在。
登阁后视野开阔,雨幕中飞鸟若隐若现,远处的西山仿佛也向人倾斜,云雾缭绕中群山层层叠叠扑面而来。这些描写生动展现了登高望远的震撼体验,把静止的风景写得充满动感。
诗人说自己未能归乡心有愧疚,和朋友相视时脸上都带着惭愧。但很快又振作起来,说要站在云雾升起的地方,眺望晴空下的江水和城墙。最后说幸好这次清雅的游玩不假他人之手,特意写诗记录这份温暖。
全诗妙在将日常登高写得跌宕起伏:从风雨落叶的萧瑟,到凭栏远眺的壮阔,再到思乡的惆怅,最后转为珍惜眼前温暖的豁达。诗人用"西山倾倒""云雾献层叠"等拟人手法,让风景活了起来,普通登高活动在他笔下变得气象万千又亲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