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寺

归来自分老幽岭,古寺秋高一杖寻。
峡口云封樵路稳,荆门烟锁棹歌深。
山僧频说当年事,江月应知此夜心。
广岭松风听欲尽,闲敲清磬伴孤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归隐山林后,在秋日探访古寺的所见所感。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孤独。

首联写老人归来后选择隐居深山,在秋高气爽时拄着拐杖寻访古寺。一个"老"字点明身份,"秋高"二字既写时节又暗示心境澄明。

中间两联用四幅画面勾勒山寺环境:云雾笼罩的峡谷樵夫小路、烟霭迷蒙的江面渔歌、追忆往事的山僧、静默相伴的江月。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与世隔绝的静谧氛围,其中"云封""烟锁"的拟人手法尤为精妙,让自然景物有了灵性。

最动人的是"江月应知此夜心",诗人将无人可诉的孤寂托付给亘古不变的江月,这种物我交融的写法让孤独感显得深邃而不凄凉。

尾联以松风渐息、独敲清磬作结。松风是天籁,清磬是人声,二者交织成一首心灵独奏曲。"欲尽"与"孤吟"的呼应,传递出物我两忘的禅意。

全诗妙在将寻常的山寺秋景,通过老人视角转化为精神家园的写照。没有直接抒情,却让读者从云雾、江月、松风、磬声中,感受到一种洗净铅华后的生命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