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君子哀诗 其四 (字如须莱阳人)故吏部姜君垓

吾友神皇裔,海岱聿挺生。
风骚缅哀怨,感激空生平。
忆昔年弱冠,贤书贡王廷。
先公分礼闱,清鉴持文衡。
圭璋自特达,遇合洵有神。
射策汉阙下,一出凌群英。
终军正年妙,卫玠复神清。
綵衣绾紫绶,翩翩驰帝京。
妙年奋直节,慷慨输忠贞。
击奸穹碑碎,粉署清轩楹⑴。
揽辔周四方,江山助精灵。
咳唾珠玉落,诗歌金石声。
为国除大憝,折槛有难兄。
若翁仗大义,阖门殉孤城。
忠孝聚一门,泣血动圣明。
将母避世难,日夕从南征。
回首望日观,苍茫隔蓬瀛。
禹穴讨幽意,苏台怀古情。
间关辞绂冕,契阔甘柴荆。
与余为昆弟,意气浩纵横。
俯仰死生间,长恸中肠倾。
有时良宴会,酒酣涕泪零。
涕泪咽笑语,四坐怀酸辛。
余既终避世,君亦长辞荣。
采薇与种瓜,十年同伶俜。
胡然鵩鸟入,龙蛇岁峥嵘。
贾生哭泣死,千秋徒令名。
忠魂返帝乡,彷佛从霓旌。
中宵望天宇,烱烱增华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纪念好友姜垓(字如须)而作的哀悼诗。全诗用深情笔调回顾了姜垓的一生,展现了其忠贞品格与坎坷命运。

核心内容解析:

1. 开篇定位
诗人称姜垓为"神皇裔",暗示他出身高贵。用"海岱挺生"(如泰山般杰出)形容他的非凡气质,奠定全诗崇敬基调。

2. 少年英才
回忆姜垓年轻时(弱冠)就考中科举(贤书贡王廷),文采出众如美玉(圭璋特达)。用终军(汉代少年外交官)、卫玠(晋代美男子)的典故,赞美他年少有为、风度翩翩。

3. 忠烈事迹
重点描写姜垓的刚直品格:他在朝堂上敢于弹劾奸臣(击碎奸臣的功德碑),家族满门忠烈(父亲守城殉国)。"折槛"用汉代朱云典故,表现他像古代忠臣一样冒死进谏。

4. 乱世漂泊
写明朝灭亡后,姜垓带着母亲南逃避难(将母避世难),从山东(日观指泰山)到江南(禹穴、苏台指绍兴、苏州),过着清贫的遗民生活(采薇种瓜用伯夷、邵平典故)。

5. 深厚友情
诗人与姜垓情同兄弟,常聚会饮酒抒怀。但欢乐中总带着亡国之痛(酒酣涕泪零),反映明遗民共同的悲怆。

6. 逝世哀思
以贾谊早逝作比,痛惜姜垓离世。结尾"忠魂返帝乡""烱烱增华星"用浪漫想象,写他的精神化作星辰永耀天际。

艺术特色:
- 按时间线叙事,脉络清晰
- 善用典故(终军、折槛等)增强表现力
- 悲壮与柔情交织,既有"击奸穹碑碎"的激烈,也有"酒酣涕泪零"的细腻
- 结尾星象描写,使哀思升华

核心情感:
通过追忆亡友的一生,歌颂其忠孝品格,抒发对志士早逝的痛惜,也暗含对明朝灭亡的哀悼。全诗是个人悼亡与家国情怀的结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