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雨后清新宁静的田园画卷,通过对比官场与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写景:秋雨洗净十里风光,稻花香气弥漫在无尘的小路上。草堂门前是弯曲的池塘(虽然小船难以通行),邻居家离得很近,相处融洽。这些画面用清新的意象勾勒出远离尘嚣的田园美景。
后四句转入抒情:主客相聚时不拘礼节,畅快饮酒;交谈中总能获得精神上的启发。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回望官场如惊涛骇浪般险恶,反而羡慕那些能够急流勇退、安然归隐的人。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两种生活的鲜明对比:一边是自然宁静的草堂生活,充满稻香、邻里情谊和自由交谈;另一边则是令人提心吊胆的官场风波。通过这种对比,诗人传递出对简单生活的珍视,以及对复杂仕途的疏离感,容易引起读者对"何为真正幸福生活"的思考。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