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某君代

孝悌植先型,何堪几杖常亲,手泽靡深犹子恸;
诗书传后学,追忆箪瓢自乐,心丧同切哲人萎。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亲人弟子的深切悲痛。

上联写逝者的品德:他一生践行孝悌美德(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家族楷模。最让人痛心的是,明明不久前还常见他拄着拐杖的身影,如今他常用的物品还在,却再也见不到人——就像失去父亲的侄子(犹子)般悲痛难抑。

下联写逝者的学问:他饱读诗书,将学问传授给后辈。回忆起他生前安贫乐道(箪瓢指简陋饮食),在清贫中自得其乐的样子。如今他像古代贤人(哲人)般离世,所有弟子都在心中默默服丧,哀痛之情同样深切。

全联通过"手泽犹存人已逝"与"清贫治学"两个典型场景,用"犹子恸""心丧"等传统礼仪用语,既展现了逝者"立德立言"的人生价值,又传递出亲友们"形逝神存"的缅怀之情。对仗中"几杖常亲"与"箪瓢自乐"的细节描写尤为动人,让读者仿佛看见一位拄着拐杖的长者和粗茶淡饭却乐在其中的学者形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