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卧病

病逢佳节长叹息,春雨濛濛榆柳色。
羸坐全非旧日容,扶行半是他人力。
諠諠里巷蹋青归,笑闭柴门度寒食。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生病的人在寒食节期间的孤独感受。

寒食节本该是踏青游玩的日子,但诗人因为生病,只能躺在床上叹气。外面春雨绵绵,榆树柳树都绿了,可他却虚弱得连坐都坐不稳,走路也要靠别人搀扶。

这时候,巷子里传来邻居们踏青回来的欢笑声,而诗人只能苦笑着关上家门,一个人默默度过这个本该热闹的节日。

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在于:
1. 对比强烈:用别人的欢乐反衬自己的病痛,更显得孤独无助。
2. 细节真实:比如“扶行半是他人力”,说明病得连走路都困难,非常具体。
3. 情感克制:没有大哭大闹,只是“笑闭柴门”,这种苦笑比流泪更让人心疼。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好惨”,而是通过场景和动作,让读者自己感受到他的凄凉,这就是古诗的含蓄之美。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