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不同的忠诚。前两句写唐代宫廷过端午节的盛况——王公贵族争相进献珍宝,这是表面化的礼节性忠诚。后两句笔锋一转,提到唐代名臣李泌,他不需要进献珍宝,而是选择献上自己的全部身心来效忠国家,这才是最深沉的忠诚。
诗人用"只欲献其身"五个字,生动刻画了李泌纯粹无私的忠君爱国之心。这种精神品质远比物质贡品更珍贵,也点明了真正的忠诚不在于形式,而在于真心实意的奉献。全诗通过端午贡礼这个具体场景,以小见大地探讨了为臣之道的本质,语言平实却寓意深刻。
周必大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