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绣球花在雨后凋零的凄美画面,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情感投射,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伤。
诗中用"愁烟泫露泣明妃"开篇,将带着露水的绣球花比作哭泣的王昭君,暗示花朵即将凋谢的哀愁。"万蝶魂迷倦不飞"则形容花朵像疲倦的蝴蝶般低垂。
中间四句用华丽的意象展现花朵盛放时的美好:像流苏帐幔般簇拥,像翡翠坐垫般华贵;又描写凋落时的姿态:像踢落的珠玑,像飘散的柳絮。这些比喻既形象又带着富贵气息。
最后两句转向抒情,说风雨迟早会来,怎能忍心看着花朵就这样凋零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惋惜之情。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将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慨融为一体,在华丽辞藻中寄托着深沉的生命感悟。
俞德邻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