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燕地风光,并巧妙融入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诗人想把北方燕地比作江南西湖,但这里只有辽阔原野和督亢长堤(燕国著名水利工程)。这种南北风光的对比,暗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陌生感。
后两句借用"黄金台"典故(燕昭王筑台招贤的著名故事):诗人诘问那些受重用的贤士们,能否找到像古代侠士那样既能谈剑论武、又能痛快饮酒的知己?这里"说剑酒人"象征着志同道合、豪爽直率的朋友。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西湖美景反衬北地苍茫,突出地域特色
2. 通过历史典故,自然流露对真诚友谊的向往
3. "说剑酒人"的意象生动传神,把抽象的情感具象化
诗人表面写景,实则抒发了在宦游途中渴望遇到意气相投之人的心情,这种情感穿越古今,容易引起现代人共鸣。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