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墨竹杏花) 其一

嫩筱捎空碧,高枝梗太清。
总看奔逸势,犹带早雷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墨竹杏花图的生动景象,用简单却有力的语言传递出自然界的蓬勃生命力。

前两句"嫩筱捎空碧,高枝梗太清"直接勾勒画面:新生的竹梢(嫩筱)仿佛要划破碧空,杏花的高枝挺拔地伸向清澈的天空。这里"捎空"和"梗太清"的动词用得特别传神,让静止的画作瞬间有了向上生长的动感。

后两句"总看奔逸势,犹带早雷惊"是点睛之笔。诗人说整幅画都透着一种狂奔般的生长气势,连早春的惊雷都仿佛还回荡在画中。这里巧妙地把视觉感受转化为听觉想象,让读者不仅看到植物的生机,更能感受到春天万物勃发时那种令人振奋的震撼力。

全诗最妙的是把静态的画作写出了动态的生命感,通过"奔逸""惊雷"这样的词汇,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竹笋破土、杏枝抽芽的瞬间,体会到自然界那种不可阻挡的生长力量。这种将画作"写活"的手法,正是中国传统题画诗的精髓所在。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