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叹
金陵失守何匆匆,敌兵烧我天子宫。
守臣顶香率父老,开门罗拜惟鞠躬。
翠华遥遥遵海道,汉家诏令不得通。
外交内应俦与邺,所在州县皆望风。
坐观岂但宣抚望,降夷⑴亦有丞相充。
山巅水涯多白骨,迩来十室九已空。
权臣悍将恣吞噬,剥肤椎髓方称雄。
敌来拥兵保妻子,敌去奏捷希侯封。
城狐社鼠争附会,浙部复产勔与冲。
纷纷馀子何足数,我视文举真如龙。
守臣顶香率父老,开门罗拜惟鞠躬。
翠华遥遥遵海道,汉家诏令不得通。
外交内应俦与邺,所在州县皆望风。
坐观岂但宣抚望,降夷⑴亦有丞相充。
山巅水涯多白骨,迩来十室九已空。
权臣悍将恣吞噬,剥肤椎髓方称雄。
敌来拥兵保妻子,敌去奏捷希侯封。
城狐社鼠争附会,浙部复产勔与冲。
纷纷馀子何足数,我视文举真如龙。
现代解析
《可叹》这首诗描绘了南宋末年国家危亡、社会动荡的惨淡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对权臣误国的愤慨。
诗的开头描述了金陵(南京)失守的迅速与残酷,敌人焚烧皇宫,守城的官员和百姓只能开门投降,跪拜敌人,显示出国家的无力与民众的绝望。接着,诗中提到皇帝被迫逃离,汉家(南宋)的政令已经无法传达到各地,国家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
诗人进一步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权臣和悍将横行霸道,剥削百姓,甚至在国家危难之际只顾自保,敌来则拥兵自守,敌去则虚报战功以求封赏。这些人的行为如同城狐社鼠,依附权贵,祸国殃民。
最后,诗人以“文举真如龙”作结,表达了对那些真正有才能、有气节的士人的敬仰,暗示在这样的乱世中,只有像文举这样的人物才能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南宋末年社会的腐败与混乱,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正义与气节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