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无月

常时斗暗犹闲事,无月中秋可若何。
我欲梯云千万丈,取光还月谢羲娥。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中秋夜没有月亮时的遗憾和奇思妙想,语言直白却充满想象力。

前两句说平常月亮被云遮住也就罢了,但中秋夜没有月亮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可若何"三个字活画出诗人抓耳挠腮的着急模样,就像我们精心准备的野餐却遇到下雨时的那种懊恼。

后两句突然展开惊人想象:要架起千万丈高的云梯,爬到天上去把月光"偷回来"还给月亮。"谢羲娥"(羲娥是月神)这个动作特别有趣,像是借了东西要礼貌归还,把月亮拟人成一个被抢走首饰的姑娘,诗人则成了热心帮忙的邻居。

全诗妙在把常见的天气现象写得妙趣横生,用"架云梯"这种孩子气的幻想化解遗憾,既流露真情实感又不失幽默。就像现代人拍不到满月发朋友圈时,也会开玩笑说"要坐火箭去修月亮"一样,古今情感相通。

程珌

程珌(1164~1242),宋代人,字怀古,号洺水遗民,休宁(今属安徽)人。绍熙四年进士。授昌化主簿,调建康府教授,改知富阳县,迁主管官告院。历宗正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郎官、秘书监丞,江东转运判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