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张宫师二疏东归图

战国事纵横,廉隅初灭裂。强嬴灰六籍,名教寖衰歇。

卯金新典礼,蠹简访遗缺。人材就教育,士检敦修洁。

贤哉二大夫,梦觉槐安穴。功名我何有,剑首吹一吷。

约日俱移疾,乞身良勇决。两宫赆黄金,恩遇顾不亵。

送车数百两,祖帐都门诀。冥鸿谢缯缴,天马落羁绁。

倒囊促供具,宾族相娱悦。父子以寿终,名声日星揭。

人谁不学步,卒莫践其说。寥寥阅魏晋,得一陶靖节。

平生腰骨硬,肯向督邮折。后世无问津,风流冷于铁。

龙眠以画隐,游意睎往哲。呜呼纸上影,生气犹凛冽。

宫师廊庙具,天为苍生设。莫袭异姓封,长揖稷与契。

云何眷短幅,摸索墨漫灭。况为山九仞,一篑功可辍。

盍睎凤巢阁,姑置鸥歃血。方将荐庙堂,微公孰曲蘖。

致君尧舜上,钟鼎载勋烈。归艇渺烟波,晴楼醉松雪。

古今虽异时,出处同一辙。款图幸不恶,蚤计正恐拙。

两疏傥有灵,抵掌冠缨绝。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两位古代官员(二疏)功成名就后主动辞职归隐的故事,诗人通过赞美他们的选择,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理解:

1. 时代背景(开头到"士检敦修洁")
- 先讲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秦始皇焚书坑儒,直到汉代才重新重视文化教育,培养出品德高尚的人才。这里是为后面两位主角的出场做铺垫。

2. 主角故事("贤哉二大夫"到"名声日星揭")
- 重点描写两位官员(二疏)看透官场就像"槐安梦"(黄粱美梦的典故),主动辞官。皇帝厚赏送行,他们回乡后与亲友欢聚,最后善终,美名流传。用"冥鸿"(高飞的大雁)比喻他们摆脱束缚。

3. 历史对比("人谁不学步"到"风流冷于铁")
- 说后人想学他们但做不到,魏晋时期只有陶渊明能媲美。这里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强调保持骨气的重要性。

4. 画作与感慨("龙眠以画隐"到结尾)
- 诗人看到画家李公麟(龙眠)画的这幅归隐图,感叹画中人物栩栩如生。然后劝当官的朋友(宫师)应该像两位古人学习,在朝廷建功立业后及时隐退,不要贪恋权位。最后用"古今虽异时,出处同一辙"点明:时代不同,但做人原则是相通的。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讲故事的方式说道理,把两位古代清官的形象写得生动具体
- 多处运用对比(乱世/治世、贪官/清官、古代/当下)
- 巧妙使用典故(槐安梦、陶渊明、凤凰阁等)却不晦涩
- 最后落脚到现实,劝诫朋友要懂得急流勇退,很有说服力

核心思想是:做人要像二疏和陶渊明那样,在功成名就时保持清醒,不被权力迷惑,最终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尊严。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