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 其三

西方有圣人,闵世抱忧戚。
愿化磨羯鱼,长供众生食。
智者笑荒渺,愚者涉疑惑。
我独俯首言,此举世难觌。
茫茫婆罗界,惨惨尚溪刻。
但多真杨朱,而无假墨翟。
生齿日繁滋,谁能救饥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西方圣人的慈悲故事,以及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

开头说西方有位圣人,看到人间苦难很心痛。他发愿变成一条摩羯鱼(佛教故事中舍身喂众生的神鱼),永远给饥饿的人当食物。这里用神话故事表达无私奉献的精神。

但接下来笔锋一转:聪明人觉得这种故事太荒唐,普通人也将信将疑。只有作者认真地说:这种圣人现在根本找不到了。这里暗指现实中缺乏真正愿意牺牲自我的人。

然后描写现实世界:广阔天地间充满残酷("溪刻"指苛刻),到处都是自私的"杨朱"(古代主张"贵己"的哲学家),却找不到半个像"墨翟"(主张"兼爱"的墨子)这样真心助人的人。

最后发出沉重叹息:人口越来越多,但谁能真正解救饥饿困苦的人呢?整首诗通过对比神话中的圣人和现实中的自私,表达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痛心,呼唤更多人能像摩羯鱼圣人那样舍己为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