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感伤

一笠戴春雨,愁来不可遮。
清明思上塚,昨夜梦还家。
归兴随流水,伤心对落花。
晋原松下泪,沾洒楚天涯。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清明时节,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感伤。

前两句写诗人戴着斗笠在春雨中行走,愁绪涌上心头却无法遮掩。这里用"一笠戴春雨"的画面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孤独的身影和绵绵春雨带来的凄凉氛围。"愁来不可遮"则直接表达了内心的悲伤无法抑制。

中间四句点明了愁绪的来源:清明时节想去扫墓祭拜亲人,昨夜又梦到回到了家乡。诗人想回家的心情像流水一样急切,却只能对着凋落的花朵暗自伤心。这里"归兴随流水"用流水比喻归心似箭,"伤心对落花"则用凋谢的花朵暗示生命的逝去。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晋原(可能是故乡)的松树下流泪,泪水洒落在遥远的楚地天涯。通过"晋原"和"楚天涯"的对比,突出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而松树常象征坚贞,暗示对逝者永恒的怀念。

全诗语言朴实,通过春雨、流水、落花等意象,将清明时节的哀思与游子羁旅的愁绪自然融合。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无法归家祭扫的遗憾,和梦中相见却醒来成空的怅惘,让每个在异乡思念故人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戴复古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