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唐十八学士图二首(大观二年) 其一

有唐至治咏康哉,辟馆登延经济才。
廱泮育贤今日盛,汇征无复隐蒿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盛世选拔人才的繁荣景象,语言通俗却充满自豪感。

前两句"有唐至治咏康哉,辟馆登延经济才"直接点明主题:唐朝政治清明时,人们歌颂太平,朝廷开设学馆广泛吸纳治国之才。"经济才"指治国安邦的实用型人才,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国家需要的实干家"。

后两句"廱泮育贤今日盛,汇征无复隐蒿莱"更具体:当时的学校(廱泮指古代学校)培养贤才的盛况空前,朝廷网罗人才的政策让有才之士不再像野草般被埋没在民间。"蒿莱"比喻荒野,这里生动表现了人才不再被埋没的状态。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对"人尽其才"的理想社会的赞叹。诗人通过"育贤盛况"和"野无遗才"的对比,用学校教育和人才选拔这两个具体场景,展现了一个政治清明、重视教育的盛世图景。这种对公平选拔机制的赞美,对现代人来说依然能引发共鸣。

赵佶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