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溪口买舟至顺昌示同行者

时燠倦长途,买舟至西郭。烟波方渺然,坐此溪上阁。

子留且欢宴,我去成萧索。同行不同调,此意谁与托。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和朋友一起乘船旅行,但心情却截然不同的故事。

开篇说天气炎热,长途跋涉让人疲惫,于是到城西码头租船出发。水面烟雾朦胧,诗人独自坐在溪边小楼上,看着远方发呆。这里用"烟波渺然"的景色,暗示了诗人迷茫的心情。

中间四句是重点:朋友留下来继续欢聚宴饮,而诗人却要独自离开,感到十分孤单。虽然是一起旅行,但大家的心情和想法完全不同。诗人这种孤独的感受,却找不到人倾诉。

整首诗用对比手法很巧妙:
1. 天气的"热"和心情的"冷"对比
2. 朋友的"欢宴"和自己的"萧索"对比
3. 表面"同行"实则"不同调"的对比

诗人通过这次旅行,表达了人生中常见的孤独感——即使身边有人陪伴,也可能无人真正懂你。就像现在很多人,在热闹的聚会上反而觉得更孤单。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让千年后的我们读来依然感同身受。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