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叔崇清明后四绝

昌黎空作送春诗,只道门前柳絮飞。
岂识一犂江上雨,春风於此大知非。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清明时节的春景,但暗含对人生智慧的思考。

前两句说韩愈(昌黎)写过送春的诗,只注意到门前柳絮飞舞的表面景象。这里用"空作"二字,暗示这种观察是肤浅的。柳絮纷飞虽然是典型春景,但人人都能看见。

后两句突然转折:诗人真正想说的是江上细雨滋润大地的景象。一个"犂"字用得巧妙,把春雨比作耕田的犁,形象写出雨水渗入泥土的样子。最后点出主旨:春风春雨看似寻常,却蕴含着大自然最深刻的智慧("知非"),这种智慧比文人伤春的俗套更有价值。

全诗通过对比两种看春的角度,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在风花雪月的表面文章,而在平凡自然中蕴含的生生不息之力。就像春雨默默滋润万物,比柳絮的绚烂更值得品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