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问边事有感

十行频下问边陲,侦虏今劳几万师。左地虽羁诸校尉,乌孙犹苦两昆弥。

颇勤聚米谈兵事,正及飞刍实塞时。金印绯衣殊锡久,不知何以答恩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边疆战事的紧张与朝廷对边关将领的恩宠,流露出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责任感。

前两句写皇帝频繁下诏询问边境战况,侦察敌情已动用数万军队,说明战事吃紧。三四句用"左地"(边境)和"乌孙"(西域国家)代指边疆,虽然已派军官镇守,但西域各族仍因内斗而动荡不安,暗示边防压力大。

五六句生动展现军事准备:将领们像东汉马援"聚米为山"那样研究战术,正值紧急运送军粮充实边塞的关头。最后两句是诗眼:诗人自述长期受皇帝厚赏(金印红袍),却因未能解决边患而感到愧疚,体现忠臣的赤诚之心。

全诗用"飞刍"(快速运粮)、"聚米"等形象化表达,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战备的紧张。结尾的反问特别打动人,把武将受宠若惊、誓死报效的心理表现得真挚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