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梅"为题,但实际是通过描写柳树来抒发离愁别绪。全诗用拟人手法,将柳树比作婀娜的美人,写得缠绵动人。
前四句写柳树姿态:首句用"卸却吴棉卸薄罗"形容柳枝轻柔,像美人脱去棉衣罗衫;"旗亭画壁想娇歌"写柳枝随风摆动,像画壁上翩翩起舞的歌女;"临风引领垂青眼"写柳树迎风垂枝,像美人低眉垂目;"带雨回身就绿波"写雨中的柳枝倒映水中,宛如美人转身投入碧波。
后四句转入抒情:"别恨牵将征客去"写柳枝如离人愁绪,牵绊远行的游子;"春愁绾与美人多"说柳丝缠绕,像美人心中解不开的春愁;"丝丝织出缠绵态"直接点出柳丝织就的缠绵情态;末句"灞岸销魂不忍过"用著名的灞桥折柳典故,说这满岸柳色令人魂销,不忍经过。
全诗妙在通篇写柳却不见"柳"字,用美人意象将柳树写得风情万种,把常见的送别主题写得新颖别致。特别是"丝丝织出缠绵态"一句,既写柳丝细密,又喻情思缠绵,一语双关,堪称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