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像

两晋文章在此翁,阳秋都寄杖藜中。
诗人秪写归来意,不道闲情似国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通过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他的精神世界。

前两句说陶渊明的文章代表了两晋时期的最高水平,他看似拄着拐杖闲逛,其实心里装着对历史的深刻评判("阳秋"指史书,暗含褒贬)。这里用"杖藜"这个接地气的形象,把大文豪写得特别生活化。

后两句讲陶渊明写《归去来兮辞》表面是表达辞官归隐,其实他那些描写日常闲情的诗,和《诗经·国风》一样有深意。诗人指出我们容易只看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潇洒,却忽略了他诗歌中像《国风》那样反映社会现实的内涵。

全诗妙在既写出了陶渊明闲云野鹤的形象,又揭示了他文字背后的社会关怀,就像给陶渊明的画像加了"隐藏款"——看似悠闲的老头,实则是用笔记录时代的思考者。这种透过表象看本质的写法,让短短四句诗有了双层含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