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林务夏同志演贻顺哥(一九六二年四月)

八年尚忆钗头凤(八年前观郭西珠同志此剧。),今夕欣看烛蒂哥。
宜喜宜悲情似海,轻愁微笑漾春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1962年观看林务夏演出《贻顺哥》后写下的观剧感怀。全诗用生活化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传递出对传统戏剧艺术的深切感受。

首句"八年尚忆钗头凤"用时间跨度形成记忆的厚重感,就像我们多年后仍会记得曾经打动过自己的经典影视片段。这里通过八年前观看《钗头凤》的记忆,暗示传统戏剧持久的艺术魅力。

第二句"今夕欣看烛蒂哥"用"烛蒂哥"的民间称呼,立刻让读者感受到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新旧剧目的对比,展现了传统戏剧的传承与发展。

后两句用"宜喜宜悲""轻愁微笑"的巧妙对立,就像我们看一部好电影时又哭又笑的体验,形容演员通过细腻表情传递复杂情感。最后"漾春波"的比喻,把演员眼波流转的瞬间比作春日水波,既写实又富有诗意,让人联想到优秀演员一个眼神就能打动观众的神奇能力。

全诗通过观剧前后、悲喜交加、表情与春波的层层对照,生动展现了传统戏剧"情似海"的感染力,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那位在舞台上用细微表情牵动观众心灵的表演艺术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