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借观《睢阳老五图》(补编)

国老安荣心自闲,紫袍金带旧簪冠。
星骑箕簸扬糠秕秕,斗掌权衡表汉桓。
冬有愆阳嫌薄热,夏多沴气畏轻寒。
赖得五贤清雅出,俾人敬慕肃容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国家元老的平静生活和他在朝中的重要地位,同时通过四季变化表达了对社会环境的忧虑,最后赞美了五位贤人的清雅风范,赢得了人们的敬仰。

首句“国老安荣心自闲”直接点明了这位国家元老虽然地位显赫,但心境平和,生活安逸。他不需要为琐事烦扰,内心保持着一种从容自在的状态。

接着,“紫袍金带旧簪冠”描绘了他的穿着和身份,紫袍金带是古代高官的象征,旧簪冠则暗示他年事已高,已经历过许多风雨,但依然保持着尊严和荣耀。

第三、四句“星骑箕簸扬糠秕秕,斗掌权衡表汉桓”运用了天文和权谋的比喻,表达他在朝中的重要作用。他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掌控全局,像北斗星一样权衡利弊,象征着他在国家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接下来,诗人通过“冬有愆阳嫌薄热,夏多沴气畏轻寒”描绘了四季的变化。冬季偶尔的暖阳让人感到不适,夏季的湿冷又让人感到寒冷,反映了社会环境中存在的不稳定和不安因素。这里暗示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担忧。

最后两句“赖得五贤清雅出,俾人敬慕肃容看”转向了赞美。诗人认为,正是因为五位贤人的清雅风范,才使得人们对他们肃然起敬。这五位贤人的出现,仿佛为这个社会带来了一丝清新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一位国家元老的生活描写,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关切,同时也通过赞美五位贤人,传达了对清廉正直的向往和对社会风气的期望。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个人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的思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