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四景山水 其三

天开庐岳奠金鳌,气势凌秋分外高。
闲倚云巢瞻秀色,洞庭飞雁杳秋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秋日山水画卷,用通俗的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前两句"天开庐岳奠金鳌,气势凌秋分外高"是说:庐山像一只巨大的金龟(金鳌)镇守大地,在秋日里显得格外雄伟。这里用"金鳌"比喻山形,既形象又显出尊贵感,"凌秋"二字让山势带上了冲破秋空的动感。

后两句"闲倚云巢瞻秀色,洞庭飞雁杳秋毫"转换视角:诗人悠闲地靠在云中的住处(云巢)欣赏美景,远望洞庭湖上的飞雁小得像毫毛般模糊。这里"云巢"既指高山住所,又暗含超然世外的意境;用"秋毫"比喻飞雁,既写实又充满诗意,突显了天地辽阔、人如微尘的苍茫感。

全诗通过巨龟般的山势与毫毛般的飞雁对比,形成强烈视觉冲击,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壮美与人类的渺小。诗人用"闲倚"的姿态,在磅礴景色中保持从容,展现了中国文人"寄情山水"的典型心境。秋日的爽朗与苍茫,在这短短四句中得到了完美呈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