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公寄阆州隆灵山王处士

玄晏先生早著书,圣朝未降輭輸车。
满头霜雪机心息,三径蓬蒿俗客疏。
千首好诗传辇轂,一枝仙桂耀门闾。
汉庭得意真知己,应为清宵诵子虚。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对一位隐居才子(王处士)的赞美和感慨。我们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理解:

1. 才子的品格
前两句说这位王处士像古代名士皇甫谧(玄晏先生)一样早早著书立说,但朝廷的软轮车(征召贤人的车)还没来接他——说明他学问好但不愿做官。

2. 隐居生活
"满头霜雪"说他年纪大了,"机心息"指不再算计名利;"三径蓬蒿"用陶渊明的典故,形容他家门前长满野草,因为他不接待俗人。这两句生动展现了超脱世俗的形象。

3. 才华与荣耀
"千首好诗"夸他的诗在京城流传,"一枝仙桂"用科举登第的典故,暗指他虽隐居却有真才实学,足以光耀门楣。

4. 知音难遇
最后两句说:如果朝廷真的了解他(汉庭指朝廷),应该会像当年汉武帝夜读《子虚赋》欣赏司马相如那样重用他。这里既有对才子的惋惜,也暗含对朝廷不识人才的批评。

诗的核心魅力
通过对比(才华vs隐居)、用典(玄晏先生/三径/仙桂/子虚赋)和画面感(霜雪白头、蓬蒿满径),塑造出一个清高淡泊的隐士形象。诗人既羡慕他的超脱,又为他怀才不遇感到遗憾,这种矛盾心理让诗更有深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