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饮行再示赵生
江村谷雨好时节,小岘(六安茶名)万树枪旗抽。
官焙十斛裹黄篾,彭城一路驮双牛。
我生嗜此浇舌本,十四年久如朋俦。
姜盐半煎无不可,中箱载楚随黔州。
蟹眼日沸彭亨鼎,竹炉葵扇排床头。
煖胃绝胜门冬饮,马卿多病今全瘳。
蒙花松蔎不入口,顾渚雀舌真如雠。
前宵客席啜两碗,一夜破睡增千忧。
鱼目鳏鳏指画被,酪奴刻毒吾何尤。
譬彼结交勿泛滥,凉燠不翅薰与莸。
水滨小儿应狂噱,伧父捉鼻良足羞。
聊城赵生善斗茗,健翮鸿鹄凌清秋。
高标异骨人不识,头纲八饼穷雕搜。
苍头水厄遭嘲哂,灌顶直倾三十瓯。
卢仝之七那足数,渴虹掉尾长江流。
竹竿小巷鸣瓦雀,荈乡仗尔来封侯。
老子毁茶唯耽酒,十日五日眠糟丘。
与子刘项不相下,堂堂壁垒分鸿沟。
屯氏河水黄泥浊,不知何水堪置邮。
当此红蓼白蘋夕,木叶瑟瑟风飕飕。
劝子且同刘白堕,镫前烂醉商声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对茶的深厚感情,以及和朋友赵生斗茶、饮酒的趣事。全诗语言生动,充满生活气息,读起来就像在听一个爱茶之人讲故事。
第一部分:回忆与茶的缘分
作者开头回忆自己曾经出差到江北六安(产茶名地),在谷雨时节(采茶好时候)看到满山茶树冒出新芽("枪旗抽"形容嫩芽像小旗子)。他用黄竹篾包了十斛(古代计量单位)官焙茶,让牛驮着运回家。接着说自己爱茶如命,十四年来每天离不开茶,用姜盐煮茶也行,带着茶箱走南闯北。茶能暖胃治病,比喝药管用,其他劣质茶(蒙花松蔎)他看都不看,甚至把名茶顾渚雀舌当仇人——这里用夸张手法表现他对好茶的挑剔。
第二部分:喝茶的趣事与感悟
有次晚上喝了两碗茶,结果失眠整夜("鱼目鳏鳏"形容瞪眼睡不着),抱怨茶像毒药一样让人清醒。他把交友比作品茶:滥交朋友就像喝劣质茶,好坏差别巨大(薰是香草,莸是臭草)。接着夸朋友赵生是品茶高手("善斗茗"),像鸿鹄高飞,普通人不懂他的品味。赵生能一口气喝三十碗茶,远超卢仝(唐代以"七碗茶诗"闻名的茶痴),把茶喝出了"渴虹饮长江"的气势。
第三部分:茶酒之争的幽默
作者说自己现在戒茶爱酒("老子毁茶"是自嘲),整天醉卧酒坛边。他和赵生像刘邦项羽划鸿沟对峙——一个爱茶一个爱酒。最后在秋风瑟瑟的傍晚,他劝赵生别喝茶了,一起来喝酒唱歌("刘白堕"指美酒,"商声"是悲凉的秋歌)。结尾突然提到浑浊的屯氏河水,幽默地说不知道什么水能泡茶了,其实是暗示"不如喝酒"。
全诗亮点
1. 生活化比喻:把嫩芽比作小旗子,失眠比作鱼瞪眼,交友比作品茶,让抽象感受变具体。
2. 反差幽默:前面大段夸茶多好,最后突然"毁茶爱酒",还拉朋友"叛变"到酒阵营。
3. 人物鲜活:赵生豪饮三十碗茶的夸张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两个"较劲"的老顽童。
4. 季节氛围:结尾红蓼白蘋、落叶秋风的描写,为茶酒之争增添了诗意背景。
这诗本质上是用热闹的斗茶斗酒场景,表达对生活中简单乐趣的热爱——无论是茶是酒,能和知己共享就是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