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杂咏五首 其三

小院幽深即洞天,抛书依旧抱书眠。
但看扰扰人多事,便觉闲闲我是仙。
幽咽琴声趋涧水,依微篆影隔溪烟。
足音那得来空谷,早闭柴门待月圆。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远离喧嚣、享受宁静生活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

首句“小院幽深即洞天”描绘了一个安静、幽深的小院,仿佛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诗人在这里抛下书本,却又抱着书安然入睡,展现了他在这个小天地中的自在与放松。

接下来的“但看扰扰人多事,便觉闲闲我是仙”则是对比了外界的繁忙与自己的悠闲。诗人看到外面的人们忙碌不已,而自己却能在这片宁静中感受到如同神仙般的悠然自得。

“幽咽琴声趋涧水,依微篆影隔溪烟”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与美好。琴声幽幽,仿佛随溪水流淌;远处的篆影(可能是烟雾或光影)与溪水相隔,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

最后一句“足音那得来空谷,早闭柴门待月圆”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珍惜。他早早关闭柴门,等待月圆之夜的到来,仿佛在守护这片宁静,不让外界的纷扰打破这份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享受,同时也传达出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诗人在这片小天地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仿佛成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仙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