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下都(1992年)

故国炊烟里,曾生霸主才。
兴亡几千载,何处访金台。

现代解析

这首《燕下都》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道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感慨。

前两句"故国炊烟里,曾生霸主才",描绘了一幅历史画卷:在炊烟袅袅的古老土地上,曾经诞生过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炊烟"这个日常生活的意象,让历史变得亲切可感。

后两句"兴亡几千载,何处访金台",笔锋一转,发出深沉感叹:几千年兴衰更替,当年燕昭王招贤纳士的黄金台早已无处可寻。这里用"金台"这个典故,暗含了对人才与机遇的思考。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用最朴实的语言,把宏大的历史主题写得如此接地气。我们仿佛能看到诗人站在燕国故地,望着寻常炊烟,想起这片土地曾经的辉煌,不禁感慨时光无情、盛衰无常。这种将个人感受与历史沉思完美结合的手法,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