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出知漳州,晚发船龙山,暮宿桐庐二首

一席清风万岳云,送将华发得归身。
海潮也怯桐江净,不遣涛头过富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离开漳州时的所见所感,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画面感。

首句"一席清风万岳云"用夸张手法,将清风比作席子,群山上的云海尽收眼底,展现开阔的江景。第二句"送将华发得归身"写自己白发苍苍终于得以归乡,既有岁月流逝的感慨,又有如愿以偿的欣慰。

后两句构思巧妙,说海潮似乎也畏惧桐江清澈的江水,故意不让浪涛涌过富春江。这里用拟人手法,把海潮写得像个懂事的仆人,既突出了江水异常清澈的特点,又暗含诗人对这片山水的眷恋之情。

全诗通过清风、白云、潮水等自然景物,将离任时的轻松心情与对山水的喜爱融为一体,没有直接抒情,却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特别是把潮水写得如此通人性,既新鲜有趣,又余味悠长。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