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

三月杨花合,四月麦秋初。
幽州寒食罢,郑国采桑疏。
便闻雁门戍,结束事戎车。
去岁无霜雪,今年有闰馀。
月如弦上弩,星类水中鱼。
戎车攻日逐,燕骑荡康居。
大宛归善马,小月送降书。
寄语闺中妾,勿怨寒床虚⑴。

现代解析

《雁门太守行》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时节的景象和战争场景,表达了将士戍边保家卫国的艰辛,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先描绘了不同时节的景象:三月杨花飘落,四月麦子成熟,幽州寒食节结束,郑国采桑的时节已过。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既点明了时间的变化,也为后文的战争场景做了铺垫。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写到了雁门关的戍边生活。将士们结束了戎车训练,准备迎接战斗。去年没有霜雪,今年又有闰月,时间的流逝让人感慨。夜晚,月亮像紧绷的弓弦,星星如同水中的鱼,这些意象暗示了战事的紧张和危险。

随后,诗人描述了战争的场景:戎车向日逐进攻,燕骑在康居驰骋,大宛献上了好马,小月送来了降书。这些战场的胜利,体现了将士们的英勇,也为国家的安定做出了贡献。

最后,诗人寄语家中的妻子,希望她不要因为自己不在家而感到寂寞和怨恨。这一句充满了温情,表达了将士们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同时也展现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和战争场景的刻画,展现了将士们戍边保家卫国的艰辛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家人的深情厚谊。诗中既有壮阔的战争场面,也有细腻的情感流露,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