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述二首 其一

天龙地用马,健顺理亦宜。
谁于其两间,赤手握阴机。
东门一长啸,四海皆惊迷。
向来种桃人,此去当何之。
悠悠黄唐远,来者邈难期。
龙逝白云征,马轻九坂驰。
行行马上郎,万里长风吹。
不见长江边,折尽杨柳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又暗含现实隐喻的奇幻世界,我们可以分几个层次来理解:

1. 开篇的宏大想象
诗人用"天龙地用马"这样奇特的比喻开场,把天比作飞龙,地比作奔马,展现天地运行的壮阔景象。"健顺理亦宜"说明这种动态是自然合理的,为后文埋下伏笔。

2. 神秘人物的出现
"赤手握阴机"突然引入一个神秘人物,他掌握着天地间的奥秘。这个形象让人联想到神话中的仙人或现实中的权力者,充满戏剧性和悬念。

3. 历史时空的交错
"东门长啸"到"黄唐远"这几句,把上古传说(黄帝唐尧时代)和现实场景交织在一起。种桃人(可能指隐士)的离去,暗示着理想世界的消逝,表达对远古淳朴时代的怀念。

4. 动态的时空穿梭
龙马奔腾的意象非常生动:"龙逝白云征"写龙飞九天,"马轻九坂驰"写马跃山岗。马上郎(可能是诗人自喻)在万里长风中的形象,展现了一种豪迈又孤独的追寻姿态。

5. 结尾的深沉感慨
最后用长江边折尽杨柳枝的画面收尾,这既是写实(古人折柳送别),也暗喻时光流逝、离别无常。与开篇的宏大形成呼应,透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全诗就像一部快节奏的奇幻电影:
- 有天龙地马的震撼开场
- 有神秘人物的悬疑片段
- 有龙马飞驰的炫目特效
- 最终落在长江柳枝的惆怅镜头
通过这种浪漫的想象,诗人其实在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在浩瀚宇宙中,人类既渺小又伟大,既无法挽回逝去的美好,又要继续在长风中前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