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扇次兑斋

新箨剥鳞参玉笋,小糟分蚁过茅柴。
溪桥隔断非人世,犹有山翁拄杖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象,充满了田园生活的趣味和隐逸的情怀。

首句“新箨剥鳞参玉笋”,讲的是新鲜的竹笋刚刚从地里冒出来,竹笋的外皮像鱼鳞一样层层剥开,露出了里面如玉般洁白的内芯。这里用“玉笋”来形容竹笋的质地,既形象又生动,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美好。

第二句“小糟分蚁过茅柴”,则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小糟指的可能是酿酒或发酵用的容器,蚂蚁在上面爬行,仿佛在搬运着什么东西。茅柴则是指茅草和柴火,这些都是乡村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这句诗通过蚂蚁的活动,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忙碌的田园生活。

第三句“溪桥隔断非人世”,诗人通过“溪桥”这个意象,把尘世的喧嚣和这片宁静的天地隔离开来。溪桥在这里就像一道屏障,把人间烦恼挡在外面,只剩下这片纯净的自然。这句诗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愿望。

最后一句“犹有山翁拄杖来”,描绘了一位山中的老人拄着拐杖缓缓走来。这位“山翁”可能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他心中的隐士形象。拄杖而来的山翁,象征着一种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他来到这片世外桃源,仿佛是为了与这自然美景融为一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俗世的超脱。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充满了宁静安详的氛围。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美好图景,让读者在阅读时也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与自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