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良乡(今北京房山区)的所见所感,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写景:诗人站在琉璃河边,俯身靠着雕花的栏杆,在第一台(可能是当地一处高台)前眺望北山。这里用"俯雕阑"和"见北山"两个动作,让读者仿佛看到诗人凭栏远望的身影,感受到他悠然自得的心情。
后两句抒情:还没进入京城("春明"是唐代对长安东门的称呼,这里代指北京),心情就已经很舒畅了。因为看到五彩祥云("五云")环绕着天子的车驾("六龙"指皇帝车驾的六匹马)归来,让人感到安心。这里透露出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也暗含对朝廷的忠诚。
全诗短短四句,从眼前景写到心中情,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欣赏,也有对国泰民安的欣慰。诗人用"琉璃河""雕阑""五云"等明丽的意象,营造出既真实又略带梦幻感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他进京途中的愉悦心情。